时间:2024-04-27 09:34:51
来源:常德市企业联合会
作者:戴坤利
邹义祥所处的时代就是国际上把中国称之为基建狂魔的时代,邹义祥就是一狂魔,或者说是常德的基建狂魔。有一组数据可窥狂魔于一斑。
邹义祥是1972年进入常德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,去年,2022年他才正式退休。他在这个公司一干就是50年——半个世纪,他在这个公司担任主要领导、总经理、董事长的时间也长达40年。在常德的建筑界,论资历难以有人超越。
常德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是1950年成立的。在常德近几十年的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中,常德一建的工程中标率达到70%,也可以这么说,常德城区这些年新建标志性的建筑大都是一建建的。常德的地标建筑,如常德老火车站、汽车总站、体育中心、烟厂的联合工房、科技楼、农业银行大楼、人寿保险公司大楼、住建局大楼、规划局大楼、海关大楼、图书馆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等大都是一建建造;常德工业的重镇原德山的工业厂房的70%,如德山酒厂、武陵酒厂、恒安、制药厂、纺机等也都是一建所为;教育行业所有学校的新教学楼,一建都有所贡献;常德的第一个30层建筑群——九重天,是一建开先河。
杜甫当年幻想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那是一种情怀,一个美丽的幻想。如今一建一年建房就是千万间。近几年一建年产值达近20亿元,年建成面积近100万平米,年纳税近1亿元。那么,邹义祥及邹义祥率领的一建这头基建狂魔是如何做到的?他们的魔力又来自哪里?
一
邹义祥一点也不狂,为人低调,温文尔雅。高挑的个儿,七十多岁的人了,腰杆还是笔挺的,也许是年轻时爱体育、爱篮球打下的基础还在,爬起山来许多年轻人还赶不上。只是随着岁月的增长,笑起来脸上多了几分慈祥。
1947年12月出生的邹义祥,也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年岁,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。邹义祥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,所读中学是长沙有名的明德中学。明德中学可是有点历史的名校,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胡元倓先生1903年创办,是湖南最早的新式中学堂。120年来,明德中学先后培养出来了18位院士,有“院士摇篮”之美誉。
邹义祥明德中学初中毕业时本想去读中专,早些参加工作,可老师见他成绩好,要他考高中,并且考明德。邹义祥听了老师的话,考上了明德的高中。中学阶段那是一个人灵魂铸造最重要的阶段,邹义祥至今还记得明德的校训:“坚苦真诚”,并且一辈子用校训的精神来规范自己,支撑自己一路走了过来。
邹义祥高中快毕业时,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开始了,他们只得留校闹革命。这一留就是两年,这样邹义祥的中学读了一个加长版——八年。文革刚开始的时候,邹义祥像所有单纯的年轻人一样,积极投身到这场运动之中。他还记得他1966年11月11日到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,那是毛主席第七次接见红卫兵。他是由真的兴奋,急忙给家里拍电报,分享自己的幸福。可是从北京回来之后,他发现这场革命开始变味了,变得他不可理解。首先是批斗,后来还发生了武斗。邹义祥积极而不极端,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。邹义祥退了出来,成了一个旁观者。直到1968年,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,大有作为。邹义祥第一个报名,有三个同学随他一起来到了当时的常德县黑山嘴公社黑山大队。
邹义祥是在长沙城里长大的,他家上溯八代都是世居长沙,乡里亲戚都少,初到人生地不熟的乡下有多不适应只有他自己知道。他们住的是很矮小的茅草屋,那墙壁是竹篾片织成后,再糊上牛屎泥巴。夏天无法睡,他只好睡在露天里,哪怕蚊虫叮咬也强过房间里。所有的农活都得从头学。湖区的农民是很辛苦的,水田多,农忙时真忙,农闲时也不闲,还要挑堤,劳动强度大,城里来的知青没有几个吃得消。邹义祥他们一年的劳动所得还买不回自己的口粮。邹义祥从不言苦,也不悲观,班里的同学受他的影响,第二年又来了四个。
邹义祥回忆说,当时下放农村并没有以后可返城的承诺,来了就要有干一辈子的准备。他很感慨,农民真是很纯朴,也很照顾他们。知道他们干不了很重的体力活,就尽量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邹义祥在乡下四年,当过教师,修过铁路,做过中心工作。他们邻居是开油榨坊的,看他们没油吃就送油给他们。邹义祥现在还经常去看他们,走亲戚一样。90年代,村里修村道,邹义祥知道了,从自己的工资拿出5000元来支持,后来修村部他也一样尽力捐款支持。村名们感激他,把他的名字刻在道路旁的路碑上。
下放四年的历练,邹义祥真的好像读了四年的社会大学,真正感知了人间疾苦,面对以后的生活他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从容。
二
1972年11月,邹义祥被招进到常德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。年轻、有文化、积极向上,邹义祥被组织上定为政治学徒作为接班人培养。邹义祥首先被分配在公司办公室工作。办公室是不管部,邹义祥工作就没有什么分内与分外,哪里需要就到哪里。邹义祥的表现很快就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同。
1977年,中断了十年的全国高考恢复,邹义祥跃跃欲试,想去圆个大学梦。领导找他谈话,要他放弃,理由是公司需要他。邹义祥习惯了听领导的话,放弃了高考。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。后来,他在职读了湖南省委党校的经济管理大专班,获得了大专文凭,还通过自学,先后考上了工民建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、湖南大学建设监理中心监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职称。
80年代,遇上调薪了,邹义祥符合条件。今天看来不算大事,但那时候每月几十元的工资,上调一级,增加几块钱,也是一件大事。单位还有一位同事也符合条件,但指标只有一个,只能一人上调。邹义祥看领导左右为难,这次是他主动找领导,把机会让给了别人。在利益面前,邹义祥的君子风度不是装出来的,后来的诸多选择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1982年,邹义祥当上了公司的党总支副书记,正式走上了领导岗位。1983年又提拔为党总支书记,这一干又是十年。1991年,组织上任命他为公司的总经理,法人代表,全面负责公司的工作。这一干是30年,这期间只是称呼由总经理变成了董事长,法人代表的地位一直没有变。
其实,这期间有一个重大的变化,并且是历史性的变化,那是2002年的企业改制。2000年前后的全国性的企业改制,那是一场深刻的革命。常德的企业改制行动快,也改得比较彻底。当时的“两个买断”——买断身份,买断工龄是大势,无论是国有企业,还是集体企业,员工实行“两个买断”后与公司就没有什么关系了,公司另由别人出钱来买,成为了新的公司。当然,公司也可以由内部职工来买。无论谁来买公司,公司已发生质的变化,不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。对于有一定资本和资源的人,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。
邹义祥是有能力买下这家企业的。他有资源,当企业领导十来年,朋友多,关系广,管理企业有经验;资本也不是大问题,企业不大,他可以筹措到这一笔资金。另外,企业改制工作组的领导也有意要邹义祥把企业买下来,员工们也多信任邹义祥,把企业给他放心。可当领导找邹义祥正式谈话时,邹义祥第一次没有听领导的话,他不愿意这么做。当领导实在找不到适合的人接手企业,再来找邹义祥时,他提出了自己的方案。
公司还是按照市里“两个买断”改制,在员工愿意的基础上员工以他的工龄入股,由此而组建新的股份公司。邹义祥自己也一样,不搞特殊化,以工龄入股。政府同意了邹义祥的方案,最后政府还给他配了一点股份,于是邹义祥占股稍多一点,他就理所当然成了董事长。这方案员工们当然赞同,只是有一点,作为股份制公司股权过于分散,怕运行起来困难。邹义祥坚持,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。事后有人问邹义祥:“为什么不自己一个人拿下这个公司?这样可以大捞一笔。”邹义祥回答说:“我当领导的,我不忍心看到我的员工买断之后就这么一无所有的离开。”将心比心,恻隐之心,邹义祥如此说没有人怀疑他的真诚。
三
建筑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,因为建筑业的门槛并不太高。邹义祥能成为常德建筑业教父式的人物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,那是他几十年含辛茹苦,奋力拼搏的结果。1991年他接管一建,实质是去救火,救公司于危难之中。公司先后有3名经理因经济问题而被撤职,公司人心浮动,有30多名员工调离公司,许多施工合同被迫中止,资金不能周转,工资不能按时发放,有人提出把厂房卖了。邹义祥的上任给大家带来了一线希望。邹义祥上任后,除了整章建制,把公司的管理规范起来,就是带领大家拼命干。
湘西泸溪有一个房建工程对外发包,邹义祥从朋友处得到信息。为了赶上第二天上午的招标会,他带领项目经理连夜启程赶往泸溪。晚上7点租车从常德出发,到湘西境内已是深夜。车子翻山越岭到了沅陵,上到一座高山上时,遇上大雾,接着又下起了小雨,司机把车停下来了,不敢往前开。怎么办?邹义祥只好做司机的工作,休息一下,又继续前行。坡陡、路滑、弯急,险象环生,几次差点连车带人掉进路边几十米深的山沟里。
有一次,公司要赶往江苏签订昆山华能电力调动中心15层大楼的合同。邹义祥一行七人到了长沙,没有买到坐票,只买了几张站票。正值炎炎夏天,车上挤满了人,汗气熏人,他们这一站就站了20多个小时。
1998年常德老火车站站房工程对外招标,为了争取投标资格,邹义祥两次上北京,10多次到长沙,给相关领导汇报,给建设方宣传一建,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建设方终于同意让常德一建参加投标。一建的预算准确,施工的组织设计科学合理,报价适当,最终击败强劲对手而中标。一建不负众望,提前20天完成,保证了当年“亚划赛”的交通需要。该工程最终获得了铁道部优质工程。
邹义祥身为领导、总经理、董事长,几十年来事必躬亲,身先士卒,给团队带来的不只是信任,更多的是力量。
四
说一千,道一万,企业的品牌还得靠质量说话。邹义祥率领他的一建几十年来,修建的房屋及其他工程没有出过质量问题,也没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,这也堪称为一个神话。是运气?是巧合?是偶然?运气、巧合、偶然都是一时的,任何事物放在一定的时间长度来考量都是必然。邹义祥有一个很朴素的理论:修房子的要替住房子的着想。质量是他从来不敢有所松懈的底线和生命线。
首先是制度的保证。邹义祥在制订企业管理制度时把质量作为重点,专门出台了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若干规定》、《全面质量管理奖惩办法》、《质安员责任制》等专项制度。有了制度,职责明确,管理就有法可依。
制度只是质量保证的一个方面,关键是制度的落实和制度之外的一些细小问题的处理。公司在修建农业银行综合大楼时,公司有关人员在检查质量时发现,13层的一根串梁走模约超设计尺寸3公分。如果凿平也无大碍,但考虑凿平后,里面的钢筋少了保护层。邹义祥得知后,要求把串梁打掉重浇。在质量方面一丝不苟,毫不含糊。这栋综合大楼后来被评为湖南省样板工程,并获得了湖南省最高优质奖——芙蓉奖。
做工程的最担心的是那些特殊结构的施工。火车站站房的高制模,工厂车间的大跨度网架等都是有特殊的要求,弄不好就会前功尽弃,还可能出安全事故。每逢这些特殊的施工,邹义祥都是事前把专业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,认真研究方案,正式施工时,他还要现场督导。
邹义祥说:“一建的发展和壮大,靠的是质量、科技和人才。而这三者是互为依靠的,没有科技的支撑难以有大的发展,而人才又是科技的基础。”早在1980年,老常德市政府准备修建一栋办公大楼,按理说这工程给一建是顺理成章的事。当一建找到政府有关负责人提出这一要求时,对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:“这栋办公大楼的会议室属于网架结构,你们那几把‘金钢钻’只怕揽不下这个‘瓷器活’。”一建只好眼睁睁看到别人把活拿走,这次给一建的伤害很大,给邹义祥也留下深刻的记忆。
邹义祥接手企业后,在设备的投入上可以说勒紧裤带,不遗余力。1995年一年内就购进2台高层塔吊,16台双蓝吊,还有液压搅拌机等设备,花费250多万元。只要工程需要,邹义祥都不惜血本购买,一建的设备在常德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,现拥有各类机械设备980多台(套)。
在人才上,邹义祥也是不拘一格。邹义祥接手一建时,公司只有5名初级技术人员,而现在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3人。其中高级工程师26名,工程师72名。还有获得省建设厅资质等级证书的项目经理85名,其中国家一级建造师28人。有人不无夸张地说,常德建筑行业的亿万富翁都是邹义祥培养出来的。
有了人才,有了技术,有了精细化的管理,加上多年来的良好口碑,一建在常德的招投标中无往而不胜,这才有了开头所说的中标率70%以上的豪迈。
五
有人说,当今社会情商比智商重要,许多成功人士都是高情商。何谓情商?说得通俗一点,情商高的人喜欢站在别人的位置思考问题,那叫着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,将心比心。邹义祥是一个高情商,喜欢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。
公司改制时,他站在员工位置思考,提出“工龄入股”;对年龄偏大的也不是一脚踢开,而是发给基本生活费;对已退休了的老同志也仍然像过去一样,逢年过节发放纪念品。自己的职工家庭遇到困难,他个人带头捐款捐物。1997年,公司所属的德山大板厂一职工家中失火,损失较大,他带领班子成员到家中慰问,回公司后他自己带头,号召大家捐款,一下捐款3万多元,公司还补贴了8000元,解了职工的燃眉之急。1998年,桃源三叉港溃垸,两名职工老家被淹,他又是一样带头捐款。
公司是武陵区的纳税大户,每年政府都要奖励他个人一定数额的奖金,他又站在班子成员的位置思考,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,所以,他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来分给中层以上骨干。
邹义祥的眼睛也不是只盯着自己的企业,他知道企业也是一个人一样,要有自己的社会担当。1998年,安乡安造垸溃垸,垸内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,为使灾民早日重返家园,上级通知一建去堵口。接到任务后,他迅速调集钢管4吨,扣件800个,安全网15床赶赴安乡。10多天时间里,他调集150人次,耗资10万元,顺利完成了任务。2004年,桥南大市场发生特大火灾,公司接到救援指令后,仅15分钟,他就调配挖掘机、汽车吊赶到了现场进行排障,几天几夜坚守在现场,耗资也是几万元。邹义祥没有开口向政府要一分钱的补贴。
去年邹义祥正式退休的时候,他把改制时政府配给他的那部分股份如数退了出来,退得干干净净,走得清清爽爽。如今的邹义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,他骄傲地告诉笔者:“当企业法人30年,纪委没有找我谈过话。”常在河边走,就是不湿鞋,邹义祥做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