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8-29 15:21:04
来源:常德残联
作者:杨亮
八月的桃源,暑气渐消,温情正浓。8月28日,常德市返乡创业联合会会长周灵敏带领一众爱心企业家,怀揣着对困难残疾学子的深切关怀,奔赴桃源县10个乡镇,化身“爱心使者”开展“育苗计划”专项慰问活动。他们兵分五路,为10名“育苗计划”受助学子送去开学大礼包与3000元助学金,用真情与行动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点亮温暖灯火。桃源县政府副县长李廷芬带领残联系统干部全程陪同,协同调度,让这场爱心之旅更添坚实力量。
一份特别的“成长礼”: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翅膀
在三阳港镇太平桥中学,二年级女孩李杨的故事让在场众人动容。这个灵泛聪慧的孩子,以全校第九名的成绩闪耀校园,却因9岁时的一场意外摔伤导致下肢瘫痪,多年来依赖奶奶与母亲照料,日常康复的重担压在这个本不宽裕的家庭。当周灵敏会长得知李杨今年因20余天康复治疗耽误课程、成绩略有起伏时,不仅送上常规助学金,更悄悄递上一份“特别关爱”——额外3000元生活补助金,轻声嘱托:“孩子,身体是追梦的本钱,别让康复的压力困住你的脚步。”
“学习要抓紧,自强是底色,但人生路长,不以一时之得失论英雄。”李廷芬副县长温情的鼓励,“你主动伸出手,我们就一定能拉你飞得更高。”这句话让李杨眼睛更加明亮,她想起去年作为受助学生代表时的发言:“你们的出现,帮我解开了心灵和身体的束缚,我要飞得更高,看得更远。”此刻,这份承诺在爱心的滋养下,愈发坚定。
一次暖心的“成长课”:用真诚与底气照亮前行方向
茶庵铺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卢超兰家里,湖南亿泽农业总经理陈帅宇正像“大哥哥”般与她促膝长谈。这个父亲一级残疾、家庭贫困的孩子,却以各科平均90分以上的成绩稳居全校前列,只是初见生人时略带羞涩。
“别紧张,去年习总书记考察港中坪村时问我话,我一开始也手心冒汗呢!”陈帅宇笑着分享自己的经历,“但你看,把学到的知识、心里的想法实实在在说出来,底气自然就来了。”他的话语像一缕春风,吹散了卢超兰的拘谨,孩子眼中渐渐泛起光芒。
在沙坪镇乌云界村的王新茹家,当了解到这个清秀的孩子竟因先天性马蹄足饱受病痛困扰——不仅时常感冒发烧,每次发病更是高烧至41度,不得不频繁住院治疗时,陈帅宇的眼眶微微泛红。他俯下身将孩子轻轻搂入怀中,温柔的说:"孩子别怕,你看叔叔们都来了,咱们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。等你身体好些,我带你去城里挑最漂亮的裙子,让你像乌云界的花儿一样美丽。”
这份“成长课”里,没有说教,只有平等的鼓励与真诚的陪伴,让自强不息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悄然扎根。
一群追光的“小树苗”:于逆境中向阳而生
此次受助的10名学子,皆是“育苗计划”精心呵护的“春蕾”。他们或因身体残疾需频繁请假康复,或因行动不便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学习障碍:有人靠双手支撑着在轮椅上写字,有人用残缺的肢体一笔一划描摹梦想……即便如此,他们中仍涌现出优秀学生干部、“五好学生”、“阅读之星”,成绩名列前茅者不在少数。
“出身贫寒却从不低头,身有不便仍向阳生长。”慰问人员这样形容这群孩子。他们的共同标签,是“自强不息”——如同石缝中的幼苗,纵然环境艰苦,也要拼尽全力汲取阳光雨露,努力舒展枝叶,渴望长成参天大树。
一份未完的“爱心单”:让关怀不止于今日
慰问现场,县残联工作人员细心记录下每个孩子的“微心愿”:有的盼着走进更优质的校园,有的希望书房里能添一张新书桌,有的渴望家中能进行无障碍改造,有的期待获得更专业的康复训练……这些朴素的愿望,将成为“育苗计划”下一步行动的方向。
“‘育苗’不是一次性的浇灌,而是长久的守护。”周灵敏会长表示,未来将持续关注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成长需求,联动更多社会力量,让爱心之泉常流不息,让每一棵“小树苗”都能在温暖中茁壮成长。
阳光洒满桃源的田野,也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。这场跨越10个乡镇的爱心之旅,不仅送去了物质帮助,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。相信在爱心的滋养下,这些逆境中的“春蕾”定能勇敢追梦,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附表:常德市返乡创业联合会&桃源县残联“育苗计划”助力十名残疾学生爱心企业名单